一种方法解决压铸件缩孔缩松缺陷

一种方法解决压铸件缩孔缩松缺陷

  • 2014年01月02日 17:06
  • 来源:

  • 0
  • 关键字:铸造
[导读]
中国铁合金网讯:关于如何彻底解决压铸件存在的缩孔缩松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压铸件缩孔缩松现象存在的原因
 
由于金属熔体充型后,由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必然存在的相变收缩.由于压铸件的凝固特点是从外向内冷却,当铸件壁厚较大时,内部必然产生缩孔缩松问题。所以,就压铸件来说,特别是就厚大的压铸件来说,存在缩孔缩松问题是必然的,是不可以解决的。
 
2、解决压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唯一途径
 
压铸件缩孔缩松问题,不能从压铸工艺本身得到彻底解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超越该工艺,或者说是从系统外寻求解决的办法。
 
从工艺原理上说,解决铸件缩孔缩松缺陷,只能按照通过补缩的工艺思想进行。铸件凝固过程的相变收缩,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的现象,应遵循它的规律,解决这个问题。
 
3、补缩的两种途径
 
对铸件的补缩,有两种途径,一是自然的补缩,一是强制的补缩。要实现自然的补缩,铸造工艺系统中,就要有能实现“顺序凝固”的工艺措施。运用低压铸造工艺,并不等于就能解决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如果低压铸造工艺系统没有设有补缩的工艺措施,那么,这种低压铸造手段生产出来的毛坯,也是可能百分之一百存在缩孔缩松缺陷的。
 
在压铸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强制的补缩工艺措施,是与压铸工艺特点相适应的,能很好解决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
 
4、强制补缩的两种程度
 
实现铸件的强制补缩可以达到有两种程度。一种是基本的可以消除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程度,一种是能使毛坯内部达到破碎晶粒或锻态组织的程度。前者可以用“挤压补缩”来表达,后者可以用“锻压补缩”来表达。补缩都是一种直接的手段,它不能间接完成。工艺上可以有一个工艺参数来表达,这就是“补缩压强”。物理原理上,压强这个概念有两种情况可出现,一种是在液体场合,即“帕斯卡定律”的场合,为分清楚,定义它为“液态压强”,而另一种出现在固态场合,定义它为“固态压强”。要注意的是,这两种不同状态下出现的压强概念的适用条件,一旦混淆,将会出现大问题。(来源:国际铸业网)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