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煤化工潜行煤炭大省 地方环境承压
曾经沉寂一时的煤化工正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煤炭省区悄悄扩容。
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项目单位公布数据显示,陕西省2019年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1907.7亿元,2019年年度投资121.9亿元。
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除陕西外,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山西、内蒙古等煤炭省区均有煤化工项目开工,投资金额数千亿元。
“如今,几乎每个月都有煤化工项目开工或者扩建的消息,而更多的煤化工项目亦在酝酿中。”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煤化工项目之所以能够重返风口或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正在逐渐回升;其二是因为环保部曾对煤化工的环评审批权开始下放,除煤制气、煤制油项目依然需要国务院审批外,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审批权下放至各个省,煤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
然而,在煤炭大省热捧煤化工的同时,煤化工的经济性和环保风险依然存在争议。
多个项目开闸
有煤炭的地方就会有煤化工。
陕西省2019年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1907.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中延长中煤榆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填平补齐工程项目总投资144.1亿元,年度投资42亿元。
此外,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一、二阶段)项目总投资达382.2亿元,年度投资40亿元。由陕煤集团投资建设的陕煤榆神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219.5亿元,项目每年可转化原煤530万吨,年度投资20亿元。
在新开工项目中,陕西未来榆林煤间接液化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建设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年度投资5亿元;榆林中煤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年度投资10亿元。
由此来看,2019年,陕西省煤化工呈遍地开花之势。实际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煤化工项目则较为集中,山西省亦如此。
据记者了解,近期,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化工行业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工信化工字〔2019〕82号)指出,以新型煤化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长治-晋城、大同-阳泉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
上述煤化工产业集群中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其中,煤制油项目重点推进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180万吨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扩产240万吨/年技改项目;煤制烯烃推进同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和焦煤集团飞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建10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综合改造项目;煤制乙二醇推进襄矿泓通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阳煤集团平定化工公司2×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二期工程等。
“基于新型煤化工较好的前景,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目前煤化工备受资本追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煤炭资源在国内分布不均,主要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等省份。因此,谁在这些省份占有了煤炭资源,就意味着占有了未来的煤炭市场。
政策松绑?
虽然目前煤化工获得手续相对于以前要容易的多,即便是投资百亿元的大型项目,也可以通过分解审批的办法在省一级就能完成备案或者审批,但是目前投资的煤化工项目大多都集中于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在国内,煤化工产业曾因为技术环保等原因褒贬不一。在2011年4月份之前,煤化工行业门槛较低,除了国有企业之外,亦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参与;自2011年4月之后,国家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使得煤化工产业的准入和审批门槛提高。自此之后,国内的煤化工项目审批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2013年3月份,煤化工闸口放开。彼时,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包括5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超过200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
随后,在2014年7月份,煤化工的“门槛”再次提高,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通知》,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该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小型煤化工项目的一次洗牌。“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这曾经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是如果能够配套煤炭资源,即便是再大的投资,也有人铤而走险。”陕西一位国企高管向记者表示,这就催生了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进入市场,这些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很容易破产,而这些企业的资金主要是来自银行。无形中加大了金融风险。
所以,门槛的再次提高,有利于煤化工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无疑给煤化工套上了一道“紧箍咒”。自此,能获得环评手续的煤化工项目几乎是凤毛麟角。直到2016年,煤化工才有“开闸”的迹象,当年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是少数获得环评手续的大型煤化工项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放行的煤化工项目均为新型煤化工项目,传统煤化工项目则被拒之门外,且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除煤制气、煤制油项目依然需要国务院审批外,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审批权下放至省内,煤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
然而,该利好政策并没有立刻反应到煤化工行业。其原因在于,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彼时,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跌破30美元/桶,低至28美元/桶。该行情也使得煤化工行业“哀嚎遍野”,煤化工企业纷纷亏损出逃,有央企甚至以“1元”甩卖煤化工资产。
不过,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回升,当年政策利好逐渐凸显。“煤化工审批由国家层面下放到省级层面,这使得多数煤化工能够得以通过,因为地方有GDP的需要,煤化工投资动辄上百亿元,对地方经济带动很大。”上述国企高管人士认为,煤化工项目审批层级越高就会越严格,对整个行业发展也就越好;反之,则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投资浪费、污染等。因此,煤化工审批需谨慎。
环境压力不容忽视
高耗水、高污染,这些曾经都使得煤化工备受诟病。据了解,煤化工生产中转化1吨煤用于煤制油或煤制烯烃,需用水约10吨至15吨。真正上规模的煤化工企业,每小时的用水量约为2000吨至3000吨。
在煤化工火热重启的同时,业内对于煤化工的经济性和环保风险依然存在争议。
在2019年5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查情况时,就直指山西大气环境问题突出。其中,焦化、球团、碳素等重污染行业环保设施水平不高,污染严重。
因此,大量煤化工的开工,势必会给地方环境造成压力。“作为煤化工企业,环保压力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每年秋冬季节,一旦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或者空气质量不达标,煤化工企业首当其冲被督查。”有煤化工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基于环保压力,在秋冬季节,很少有企业能够满负荷生产。
“在环保方面,除了大气污染之外,耗水问题也是一个顽疾,因此煤化工投资一定要谨慎。”上述煤化工企业人士亦称,虽然本次重启的项目为新型煤化工项目,但实际的耗能、耗水等指标有多大的改善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煤化工不仅仅接受环保考验,也需要考量其经济性。记者梳理近年来获批的煤化工项目发现,并非所有“路条”的项目都能够顺利推进,有的项目不仅建设缓慢,严重超过投产预期,甚至有的项目还未正式建设就已经“无疾而终”。
例如,2013年,曾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甘肃华鸿汇金公司在平凉投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就是当年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煤化工项目之一。然而遗憾的是,记者曾经多次前往平凉实地探访该项目的进展情况,但截至目前该项目并未开工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已经撂荒数年,而背后实际控制人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债务纠纷。
因此,即便政策松动,作为重投资额的煤化工项目投资仍需谨慎。
- [责任编辑:liuzhengrong]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