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钨产业开工不足——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关键

江西省钨产业开工不足——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关键

  • 2012年09月07日 15:23
  • 来源:

  • 0
  • 关键字:钨精矿 钨铁 APT
[导读]
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现,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面对严峻形势,江西省钨产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企业改革,加强风险防控,狠抓生产经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影响着企业经济稳定正常运行。
 
量价齐落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形势严峻,竞争激烈。江西省企业今年普遍开工不足,钨产业受产品价格回落影响,利税同比下降幅度逐月增大,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逐月减小。
7月底江西省规模以上钨企业107个,1~7月钨精矿折合量累计2.4万吨,同比增长13.8%;主营业务收入192.5亿元,同比增长20.7%;利税19.8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14.0%,税金7.2亿元,同比增长为16.7%。
 
今年以来,江西省钨产品企业平均开工率为70%左右,无钨矿山的冶炼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拥有钨钼矿山的冶炼加工企业开工率达90%左右。钨企业开工率比稀土、铜企业稍高一些。
 
市场低迷风险加大
 
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跌。
 
受全球性市场需求低迷影响,产品价格呈现普跌形势。目前有色金属下游企业的需求不活跃,主要是因为价格仍在下行,下游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担心买回来价格又跌”。并且,生产指令性计划指标少。。冶炼行业普遍开工不足,尤其是原矿得不到有效供应保障。
 
行业市场低迷,复苏艰难。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同时深陷债务与景气“双重危机”境地。美国失业率出现反弹,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经济减速超过预期,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在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情景下,产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走低,但是走低的幅度有限。
 
市场下行,经营风险加大。
 
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有色金属产品竞争更加激烈,钨价格逐月走低,与此同时,用电成本、人工成本等同比明显上涨,人工成本同比平均上涨16%。
企业面临市场下行的压力,库存产品价格比年初价格下降,库存产品跌价带来经营风险加大。
 
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比稀土和铜产业集中度高一些,2011年钨价创出历史新高(钨精矿15.3万元吨),现在尚算保持高位震荡(钨精矿10.3万元吨),今年钨价比稀土价下降幅度小,较稀土、铜价格平稳一些,但仍有下行的趋势,估计下行空间有限。
 
当前破解企业困境的思路
 
钨生产企业应该抓住当前建设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建项目,固本强基,夯实基础、强身健体、提升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全面布置内部管控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钨加工应用项目落户江西,加大现有项目的投资力度,确保在建项目如期进行。
打造发展平台、扩空间。推进园区扩区增容,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规划建设钨科技产业园、资源二次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特色园区,高标准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几点建议
 
针对钨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建议出台钨产业扶持政策,如产品结构性减免税费、提供贴息贷款等帮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减税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扶持政策和指令性计划向优势企业倾斜,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鼓励企业进口钨金属矿。
 
建议当前取消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关税,提高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化资源综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经济指标,提高选、冶实收率,对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尽”综合利用,降低消耗,从而降低成本,减缓通胀和产品价格下滑带来的压力。
 

建议延长对企业的考核时间。因为全球经济周期性变化,每年一次的企业考核,时间太短,没有足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建议适当延长对企业的考核时间,对企业延长到2~3年考核一次。(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