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45天,成为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全年PM2.5考核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时期。
11月17日,石家庄市政府紧急出台措施,从发布通知之日起至年底的45天时间,全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利剑沾污行动,除承担居民供暖和保民生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外,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陶瓷、钙镁行业全部停产。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利剑沾污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引起外界哗然,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治霾政策”。
然而,据本网了解,该《方案》的执行目前仍在掺杂“水分”。另外,这份史上最严的治霾《方案》旨在确保完成短期任务、缺失长远意义也在业内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
“保供暖”钢企“保生产”
11月21日,石家庄市辖区内的一名钢企人员表示,“几家规模比较大的钢企都还没有停产。”该工作人员所在的钢铁企业未停产的理由则是“保供暖”。
《方案》中明确指出,此番利剑沾污行动将“承担居民保暖和保民生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排除在外。但另一名钢铁研究人士表示,“正是这样一条规定,让附带供暖供热的钢企可以打‘擦边球’。”该研究人士同时分析,除打“擦边球”之外,虽然《方案》通知层面很严格,但执行力度仍有待检验,“如果让钢企大规模、长时间停产,造成的损失企业会难以承受。”
目前,采用炼钢厂焦炉煤气的冷却循环水替代原燃煤锅炉,为附近居民供热成为一条常用途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石家庄钢铁产能在1500万吨以上,其中敬业钢铁产能1200万吨左右,占全市80%的产能。”同时,据澎湃新闻了解,占石家庄市钢铁产能80%的敬业钢铁正是“保供暖”企业之一。
另外,石家庄市藁城区一家小型铸造厂的一名人员11月22日表示,“工厂目前还没有停产。”据该人员透露,该铸造厂为《方案》规定停产企业。“现在镇村两级不停巡视监督停产,周边县市可能会好一些。”该人员表示,“现在每天提心吊胆生产,《方案》发布之后停产的企业肯定很多,但偷偷生产的肯定也多,真停产的话很多企业就彻底死了。”
“被抓到企业会死掉,停产也是死。”上述铸造厂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我们属于小单位,每天固定人工成本、银行贷款利率、机器维护都需要几千块钱,停一个半月,成本承受不起。另外,一个半月订单全交不了,客户都要丢,就算以后复工了,没订单做什么呢?”
《方案》中缺失的长远意义
值得注意的,石家庄市此番发布的《方案》旨在“确保2016年PM2.5年均浓度不出现‘不降反升’问题,并力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10%的目标任务”, “确保到年底前不出现AQI日均数值500以上的‘爆表’天气”。
前述钢铁业的研究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方案》首先表明了石家庄市政府态度很坚决,另外,《方案》高压之下,排放肯定会有所减少,有可能会帮助石家庄市完成全年环保目标。”
该研究人士同时强调,“用行政的方式强制改善空气质量,今年的目标有可能完成,但明年又会有新的问题。环保如果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治理,产业结构没有进行调整,明年停产企业重新开了还是存在今年的类似情况。”
另外,紧急出台的这份《方案》对环保达标企业并未特殊照顾。上述研究人士称,“对原本环保达标企业来说,可能有失公平。以一个年产能1000万吨的钢企来说,一个月会有八九十万吨的产量,企业要给下游客户提供钢材,向上游采购原料,一旦停产一个半月,经营等于完全瘫痪。”在该研究人士看来,原料款能不能付、签订的销售合同能不能执行、中间产生的债务问题、职工收入谁来保障,“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考量。”
不过,河北省下达给石家庄市的年度目标任务现已接近考核之际。11月16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到石家庄市调研并主持召开该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研究调度。随后的11月17日,石家庄市委书记、市长邢国辉立即主持召开市政府第六十三次常务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石家庄市决战45天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利剑斩污”行动。
前述《方案》中指出,9月中旬以来,石家庄市连续出现多个重污染天气,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位持续倒退,完成全年PM2.5浓度下降10%的考核任务“极其艰难”。
《方案》还对问责予以明确。对各县(市)、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率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凡出现“不降反升”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律认定为不合格,并对相关领导予以问责,同时对辖区内国、省控监测点位日均AQI数值达到500及以上的,要对有关领导及责任人采取组织处理措施并移交监察部门调查问责。
- [责任编辑:Juan]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