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03万吨压减钢铁产能计划已全部完成

浙江:303万吨压减钢铁产能计划已全部完成

  • 2016年08月16日 09:3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中国铁合金网讯:近年来,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全省经济呈现出稳走向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7.7%,高于一季度0.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

中国铁合金网讯:  近年来,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全省经济呈现出稳走向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7.7%,高于一季度0.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同期1个百分点。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浙江省把去产能作为重要一环抓实抓好。

    《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争取再压减钢铁产能200万吨左右。下一步,浙江将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坚决打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注重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浙江的钢铁生产规模总体不大,截至2015年12月,全省具有炼钢产能的钢铁企业34家,产能2315万吨,职工3.5万人。受国内普遍性产能过剩影响,浙江省部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钢铁行业亏损面达到50%,全省钢铁行业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加快实现脱困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浙江省全力推进钢铁企业产能压减和转型发展。到目前为止,浙江省303万吨压减产能计划全部完成,10家压减产能企业设备全部封存,1.3万名职工全部分流安置。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浙江成立全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下发《浙江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工作会议,省政府与有压减任务的地市政府和省国资委签订责任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浙江在全省推广实施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制度,在钢铁行业开展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企业,实施差别化的土地使用税、电价、水价等政策,通过设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上限标准,倒逼超标产能有序退出。鼓励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省政府专门出台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积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结合产业分工对接本地过剩产能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破产案件办理效率,推动产能过剩企业破产重整或重组。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一半以上的压减企业是根据市场形势主动转型、转产。

    注重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促进

    浙江省把省属企业杭钢集团压减钢铁过剩产能作为推进全省钢铁过剩产能化解工作的突破口,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夏宝龙,时任省长李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杭钢集团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支持杭钢集团转型升级的意见,从资金、土地、社保、税费、能耗、电价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各相关部门也按照“特事特办、能办则办”原则,尽可能简化程序,全力支持杭钢集团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发展。
    2016年1月22日,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顺利关停,压减炼钢产能150万吨,占浙江省压减计划的49.5%。在集中力量推进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关停的同时,浙江省各地通过政策宣传、服务引导、加强监管,多措并举做好民营钢铁企业过剩产能压减工作。

    注重压减产能与转型发展相衔接

    浙江省坚持立足当前抓压减,着眼长远抓转型。
    一方面,坚决落实好303万吨压减计划,做到5年目标1年完成,与此同时,主动加压,再压减85万吨产能,其中65万吨今年退出。
    另一方面,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为契机,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化调节产能的长效机制,激发钢铁企业转型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全省钢铁企业在产量基本持平、营业收入下降9.52%、出口交货值下降15.73%的同时,1~5月全省钢铁工业企业利税、利润同比增长了28%和34%。

    注重职工安置分流与债务风险化解相联动

    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需要多措并举,抓住关键,浙江省牢牢抓住职工安置分流、债务处置两大关键风险点,健全“动态跟踪、部门联动、分类处置”应急联动机制,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针对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职工多、历史包袱重等突出问题,专门组成工作组进驻杭钢,全力指导企业做好职工分流安置。
    针对浙江省民营钢铁企业债务链、担保链叠加,容易引发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实际情况,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有效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分类调整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过剩产能行业和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分类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 [责任编辑:Hanhuayu]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