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 新津造“硅”谷

发展新能源 新津造“硅”谷

  • 2009年12月14日 15:24
  • 来源:

  • 0
  • 关键字:多晶硅
[导读]
 
作为多晶硅产业区的新津,目前已落户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为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原动力。
   
新津多晶硅新能源产业领头羊
   
从外观看,灰乎乎的硅棒像个电线杆一样立着,并不起眼,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文彦却介绍:“它是新能源产业里的重要基石。简单地说,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就得通过太阳能电池,而多晶硅正是重要的‘转换器’。”
   
据介绍,无论是用太阳能发电的LED灯,还是电动公交所用的蓄电池,或者屋顶的小小太阳能发电器等,无一没有硅的身影。因为高纯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在未来的50年里,不可能有其他材料能够替代硅材料的作用。文彦认为,多晶硅产业毫无疑问成为了成都发展新能源产业里的牵头羊。
   
今年9月5日,总投资27亿元的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比原计划提前100天在新津正式投产。“除了新津离成都市区、距新能源产业装备生产基地近和新津县投资环境好、并有较为宽松的环境容量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2006年落户的成化股份。”四川新津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成化股份落户后,其产出的液氯是生产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因此许多多晶硅企业纷纷前来洽商,以求集群、循环发展。天威硅业、长生能源很快在成化股份周边安了“家”,形成氯碱—液氯—多晶硅产业链,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流程变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
   
正是有了这种集群、循环的较低成本、较高产出的运营模式,使得抱团发展的多晶硅产业迅速聚集在新津及其周边,也使得该
   
区域成为成都市多晶硅材料产业发展区的核心部分。
   
从原料到光伏新能源形成产业链
   
“多晶硅生产企业得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延长产业链有利于新能源企业降低成本、共担风险,也是多晶硅行业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向。垂直产业链的降低成本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据估算,产业链可以使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降低5%,毛利率达到15%。
   
在成都,与天威硅业所在地相邻的双流县,天威集团投资控股的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年产能达到120兆瓦/年,“我们的多晶硅成为他们的原料保证,”文彦表示,在保证其原料供应的前提下,产品才“有可能”提供给其余企业。而除了天威外,另外的公司产品也将成为走俏货。至此,成都新能源产业布局版图上,从新津板块的原料、到双流光伏电池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国际新能源网)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