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终于公布了3月份的信贷投放数额,其巨大的规模会注定让市场人士再次大吃一惊。央行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机构3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而加上前两个月信贷投放的同样飙升,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已完成今年目标5万亿的90%以上,也超过了以往年份的全年信贷额!
观察3月份信贷结构,可以看到目前信贷增长对经济增长将作用于何处。3月单月,银行投放的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数额达到1145亿人民币,而今年前两个月则分别为593亿、137亿,考虑到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主要以长期住房抵押贷款为主,这与目前全国楼市成交量的回暖趋势是相一致的。有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楼市成交量的回稳将愈加稳固,并可能最终使得数月后主要楼价重回升势。在3月份1.89万亿的信贷结构中,企业票据融资有3691亿,占比仅为19.5%,这与前两个月票据融资占总贷款增长41.3%的比重差距明显;3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额达到7893亿,其余大部分是企业短期贷款,这样的贷款结构不仅能对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给予大力度的融资支持,也将为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较为充足的现金流量。从发展趋势上来说,政府对基建项目的大举融资仍将持续,银行贷款也将在其中继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信心的缓慢好转,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这些都意味着今后银行贷款仍存在着较强的需求能力。由于净息差收窄对银行利润造成的挤压效应逐渐显现,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将贯穿全年,因为它要“以量补价”以保持盈利,因而,未来数月实现月均数千亿贷款的高速增长是有坚实基础的。
事实上,信贷高速增长的最大变数在于央行的信贷政策——如果信贷持续以万亿以上的规模飙涨,央行的窗口指导可能在未来数月再现。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已经超过25%,这个增速远远超出了央行年初设定17%的目标增速,并已经引起一些央行官员的忧虑。贷款增速过高、货币供应大大超越目标值,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通胀风险,有可能会迫使央行采取措施适当地限制贷款过快增长;如果是那样,不公开的“窗口指导”途径很有可能被央行采用。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讲,贷款发放是决定社会流动性是否宽裕的重要部分,目前贷款和外储增长的形势,已显著改变了国内流动性的创生机制。今年1月份,外汇储备减少326亿美元,2月外汇储备减少13.9亿美元,3月外储增加417亿美元。数值的剧烈变动主要源于,今年一季度非美元(主要为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导致非美元资产价值出现较大的变动;但即使抛出这个因素,也可得出国际短期资本很可能仍在总体上流出中国的判断。这个判断同样也可从外汇占款的变动中得出——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月均增加1400亿人民币,而这一数字显著小于一季度月均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短期资本流出加上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净回笼资金,使得一季度央行净回笼现金473亿元,同比多回笼了785亿元。
在2008年以前,中国社会流动性主要是因对冲巨额的外储而被动释放本币资金(即体现为外汇占款),而目前,情势已经逆转——货币的主要创生机制由外生的被动性对冲,变成了银行主动的信贷创造。也就是说,在经济紧缩的时候,国内资本流出虽倾向于使得现金投放越来越少,但银行在政府压力下却能通过信贷投放不断地创生货币,却使得社会流动性在保持不断的宽裕程度。而一旦这些流动性开始加速运转,最先受益的就是如房屋、股票等资产的价格。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与目前信贷飙涨的规模相比,资本流出造成的紧缩效应只是九牛一毛,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将继续宽松下去。这种情况的持续,将在资金面上为中国经济“保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银行系统宽裕的流动性将逐渐传导至实体经济方面,并首先带动资本价格的上涨,中长期则带来通胀风险(这显然不是官方目前最关心的);信贷高速增长带来的货币过度创生,将在今后降低央行继续大幅减息和下调准备金的几率,却有可能引发央行对信贷规模“温和”的窗口指导。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