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透视]杨永新:将继续加强铁合金结构调整和准入管理

[会议透视]杨永新:将继续加强铁合金结构调整和准入管理

  • 2009年06月02日 16:38
  • 来源:

  • 0
  • 关键字:会议 杨永新 铁合金 准入
[导读]

随着国家对于两高一资行业的控制日益严格,铁合金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准入管理也成了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讲很可能就涉及到生死存亡的问题。在2009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的杨永新先生就铁合金结构调整和准入管理的基本思路做了简要介绍,中国铁合金网整理了相关资料供企业参考。

目前准入管理的现状如下:2004和2006年国家发布了铁合金和电解金属锰的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对准入条件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目前铁合金生产企业约1900家,产能在3400万吨。目前第四批铁合金和电解金属锰企业准入工作正在开展,据介绍,第四批准入公告之后,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将下降到1096家(约占总企业的55%),产能约为2620万吨(约占目前产能的77%),这就意味着近一两年内将有800多家铁合金企业退出市场,约800万吨产能被砍掉。

按照新的准入条件的要求,到2010年底,要淘汰6300KVA及以下的矿热炉,那么已准入的1096家企业中将有950万吨的产能去除,5000KVA及以下28家企业的43万吨产能将首先从准入名单中去除。符合矿热炉标准的将只剩下485家企业,产能在1670万吨左右,仅占目前企业总数和产能的24%和49.1%。

近几年,铁合金准入工作与相关政策配合开展,例如与电价政策配合,对于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利用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控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要么改善技术达到标准,要么退出市场;与贸易政策配合,对于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商务部不予出口资格;与信贷政策配合: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不予贷款支持等等,通过与这些政策的结合,使得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快了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05年和06年淘汰了450万吨落后产能,07年和08年又陆续淘汰了246万吨落后产能。二、是设备水平有了大幅提高,2008年底,12500KVA及以上的矿热炉生产能力占到33%,比05年提高了8%;特种铁合金炉外法生产炉料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显著的提高。三、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大批企业建立了消烟除尘设施,开发了粉尘综合利用技术,全国环保达标企业08年达到55%,铁合金的产品能耗和资源消耗有所降低。四、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中钢、五矿、中信等大型集团重组了吉林铁合金、湖南铁合金、锦州铁合金等铁合金重点生产企业。到2008年产能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60户,比05年增长了一倍,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9%。

铁合金准入管理和机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  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加强行业准入管理,继续加强与有关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行业准入,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铁合金的集中区。

2、  进一步完善铁合金行业准入管理:2008年铁合金产量在1800多万吨,表观消费量在1600多万吨,产能在第四批准入公告之后达到2620万吨,这意味着产能仍然过剩,将对准入企业监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继续加强与贸易政策的衔接,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www.ferro-alloys.com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