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新增中长期贷款流向基础设施

五成新增中长期贷款流向基础设施

  • 2009年05月07日 09:54
  • 来源:

  • 0
  • 关键字:经济
[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6日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难度显著下降。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规模明显扩大的同时,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报告显示,3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7.0%,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10.7个和9.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5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5.0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受降息和贷款同业竞争驱使,今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行。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比年初下降0.80个百分点,比2008年8月降息前下降2.63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分行业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948亿元和2207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06亿元和1414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个和4.3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利率水平降低,对信贷供需双方都起到刺激作用。此外,商业银行积极主动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信贷审批效率有所提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