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县采取多项措施,有效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口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靖西县边境贸易交易总额完成11.44亿元,同比增长117.61%,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一是拓宽服务渠道,打造高效通关平台。海关等部门建立“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机制,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和公示制,简化操作环节,精简审批程序,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通关问题,加快通关速度。2008年共办理报单4145份,进出口货物量114539吨,货值1.45亿美元;检查出入境人员32810人次,出入境车辆12337辆次。
二是以会促商引进项目,激活边境贸易经济。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2008年10月中旬举办“2008年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口岸边境商品交易会”。共有40家越南企业、商家参展,150余家国内企业参展,实现交易额达280多万元,与越南高平省签约年产1万吨高碳锰铁、2万吨富锰渣,年产2万吨硅锰合金,年产2万吨放电锰粉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8000万元。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靖西县与越南、辽宁等国内外客商签约项目5个,投资金额达36.65亿元。
三是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吸引外贸企业“入关”。2008年靖西县落实口岸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推进加快龙邦口岸改造扩建,新建国门联检大楼,国门广场,国际客货运办公大楼和观景台和国门新村等配套项目,当前各项工程已进入基建阶段。投资2000多万元,月可吞吐100万吨货物的护龙边贸货场已经启用,口岸边贸加工区等各项口岸物流配套设施向专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家上规模的边贸企业进驻靖西,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
四是当好参谋优化结构,帮助企业化解危机。成立服务企业协调小组,深入纺织、机电等重点行业实地调研,帮助企业应对危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转变发展方式,化“危机”为“机遇”。及时兑现边贸出口税费补贴,激发边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规范对边民互市管理,转变报关方式,一些原来主要以边民互市交易的出口商品转至边境小额贸易报关;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帮企业出谋献策,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出口产品中机车、焦炭、钢材、纺织品、非公路用自卸车等高附加值的商品成为出口的新亮点。以往出口极少的布匹今年从龙邦口岸出口就有5217万米,金额达6亿多元,占边贸交易总额的60%以上。
本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