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发布,有这些新变化……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发布,有这些新变化……

  • 2025年02月11日 11:02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世界钢铁,钢铁市场,钢材,经济,铁合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导读]2025年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以下简称2025版规范条件),距离上次修订跨度近10年,内容和形式变化较大,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由中国铁合金网主办的第21届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定于2025年3月2日-4日在厦门市召开,

汇聚行业智慧,共谋发展力量,恭候您的到来!参会联系:15343160065(微信同号)

 

中国铁合金网:钢铁规范条件政策实施以来,对规范钢铁企业生产秩序、引导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5年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以下简称2025版规范条件),距离上次修订跨度近10年,内容和形式变化较大,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钢铁行业规范条件政策演变历程、主要内容变化及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和建议,供业内参考。

一、 政策演变历程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首次发布于2010年,为更好适应钢铁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工信部分别于2012年、2015年、2025年开展修订并发布新版政策。

2010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规范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首次制定《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

2012年8月,为适应钢铁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行业管理,工信部对2010版规范条件进行修订并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

2015年5月,为适应钢铁行业发展新常态,强化节能环保约束,进一步完善行业事中事后管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工信部对2012版规范条件修订并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

2025年2月,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修订并发布2025版规范条件。

2010年以来,工信部分六批累计公告380家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其中,80余家钢铁企业因退出、被重组或不符合规范条件等被撤销公告,90余家因环保或能源问题、未按要求及时上报年度自查报告等被要求整改。

二、主要内容变化

(一)引入分级评价与之前版本相比,2025版规范条件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引入分级评价,一是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基础和引领两类;二是实施“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两级评价;三是增设短流程特色化引领指标。此外,2025版规范条件明确是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强调自愿性原则。

(二)优化基础指标与上一版相比,2025版规范条件基础指标主要变化如下:

一是强化守法经营。增加失信主体、经营异常、垄断行为等指标,强调上年度至公告前不存在列入国家有关专项督察负面典型案例情况,且公告前不存在未完成的专项督察通报整改事项。

二是强调产能合规。明确产能来源要求,冶炼设备须在2016年底单,2016年及以后建成的设备须符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三是细化环保要求。增加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等指标要求,明确提出2026年起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

四是强化资源约束。明确水资源消耗评价依据《工业用水定额:钢铁》《取水定额 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等规定;增加2025年底前须达到能效基准水平的要求。

五是完善安全要求。由“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修订为“上年度以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并增加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评价要求。

(三)新增引领指标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以及特色化六方面32项二级指标遴选一批引领型规范企业,引导行业转型升级。

(四)统一上报路径2025版规范条件不再区分中央和地方企业,企业统一通过所在地区省级主管部门向工信部申请。

三、主要政策导向

(一)主线一脉相承历版规范条件制修订均立足钢铁行业发展实际,围绕产品质量、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安全卫生、社会责任等方面,强化企业合规经营,引导转型升级。

(二)要求日趋严格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规范条件对相关要求也不断加严。以排放指标为例,吨钢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0版的不超过1.0千克和1.8千克,逐步升级为须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三)指标与时俱进结合双碳背景下电炉炼钢发展趋势,2025版规范条件增设短流程特色指标,优化和调整流程结构,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绿色低碳转型。针对网络和数据安全、先进降碳工艺技术等行业热点设置评价指标,引领绿色安全低碳发展。

(四)锚定结果导向2025版规范条件删除“钢铁企业须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能源管控中心”“钢铁企业各工序须全面配备节能减排设施”“企业须配备基础自动级和过程控制级自动化系统”等过程导向指标,锚定超低排放、能效水平、智能制造示范等结果导向,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五)引领高质量发展2025版规范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引领型规范企业”,以“六化”指标为引领,量化评价要求、明确发展路径、引导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四、注意事项和工作建议

依据2025版规范条件开展分级评价,通过政策联动、扶优汰劣,将有效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予以重点关注。

(一)注意事项

一是基础指标属于“一票否决”项,必须满分。基础指标是钢铁企业实施运营的基本要求,既是刚性约束,又是底线标准,企业必须达标。因此,如何准确提供申报材料,全面展示企业发展基础和实力,决定了企业能否一次申报成功。

二是引领指标属于“长期投入”项,必须坚持。引领指标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和量化要求,企业须按照其方向和要求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六化”发展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型发展。

三是本次申报工作属于“紧急任务”,必须加快。按照文件要求,原规范企业有效期到2025年12月31日,新申请须4月底前向省级主管部门报送材料。本次申报材料形式变化较大、要求高,当前有效准备时间已不足2个月,企业应立即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加快推进规范企业申报工作。

(二)工作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做好填报工作。2025版规范条件较之前版本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关要求更加详尽。钢铁企业要充分理解“评价周期”“自有、母公司或控股的钢铁企业”等指标含义,依法依规认真填报,确保上报数据和材料准确、真实。

二是夯实基础,全力冲击引领。基础评价指标是钢铁企业合规生产经营的最基本条件,对于尚未满足基础指标的企业,应尽快整改,争取早日通过;对于尚未达到引领指标的企业,应加强指标对标,强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

三是明确职责,加强监督引导。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认真落实2025版规范条件要求,做好初审和复核配合工作。此外,对于不同基础企业,建议分类施策,加大监督和帮扶力度,引导钢铁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