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钼期货上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关于钼期货上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 2024年08月19日 10:18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铁合金,钢铁,钨钼钒,钨精矿,钼精矿,钒铁,钒氮,钼铁,锰矿
[导读]关于钼期货上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中国铁合金网:关于钼期货上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1. 背景介绍

钼属于典型的难熔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也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作为生产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和合金铸铁等的重要合金化元素,除了在钢铁冶金方面得到大量应用外,钼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电光源、润滑剂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下游特钢及不锈钢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钼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新世纪以来,我国钼产业实现了生产总量翻番的转变,实现了从主要依赖出口到主要依靠国内消费,以生产钼炉料产品为主到下游深加工得到较快发展的转变。通过跨越式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钼资源国、生产国和消费国(钼储量全球占比39%、产量占比44%及消费占比45%),钼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国内终端精细化工领域,如丙烷脱氢、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生产对高端含钼不锈钢,包括耐蚀合金和哈氏合金需求增长较快。超临界火电项目机组对锅炉用无缝管、不锈钢管的持久强度、抗氧化、耐腐蚀性能等要求更高,对含钼钢需求也保持增长。另外,风电机组用特钢、油气管道用管线钢、汽车用含钼钢需求稳健增长推动钼价不断走高。安泰科数据显示,2021-2023年国内钼精矿价格年均涨幅均超过37%,2023年2月达到5580元/吨度,4月快速回落至2600元/吨度,8月又涨至4300元/吨度。全球钼价大幅波动对产业链相关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参与贸易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此后,业内对上市钼期货的呼声渐高。

2. 有色金属期货品种扩容,屡屡上新

1992 年5 月,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前身)正式成立;1993年3 月,沪铜期货上市;1993年11月,铝期货上市。铜铝期货的上市不仅开创了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先河,也为后续其他有色金属品种期货的上市奠定了基础。铜期货上市初期,国内铜产业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区域定价,期货价格更多的是作为参照,产业链仅有部分套保,部分运用了期货市场。随着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对期货工具认识的持续深入,期货价格作为现货定价基准的共识越来越被企业接受。近些年来,产业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期货价格来服务现货定价,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内现货交易价格的重要参照。业内人士指出,铜铝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提高了有色金属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提升了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市场竞争力。合理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已成为大中型有色金属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稳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从区域定价到期货定价,到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铜铝期货用实力为企业提升了经营抗风险的能力。

 

2023 年6 月,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氧化铝期货在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这成为推动构建全球氧化铝定价体系的重要举措,建立“中国价格”,更好地提升了我国铝产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该期货上市也更好地满足了企业规避风险、提质增效的需求,持续推进铝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氧化铝作为生产电解铝的主要原料,与后者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与成熟运行的电解铝期货,以及铝期权形成协同效应,以提升整个行业风险对冲效率。业内已认识到,氧化铝期货上市,与铝期货、铝期权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更加精准锁定价格、管理风险,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至此,上期所(含上期能源)已上市铜、铝、锌、铅、锡、镍、国际铜、氧化铝、黄金、白银等多个有色金属期货品种;铜、黄金、铝、锌、白银等期权品种。

同时,2022年12月及2023年7月,广州期货交易所分别上市了工业硅、碳酸锂两个期货品种。上市以来,工业硅、碳酸锂期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首先,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底,两个品种总成交量超1.4亿手,总成交额11.1万亿元,有效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其次,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上市以来,期现货价格相关性长期维持在0.98左右,逐渐成为现货贸易的定价“风向标”。另外,国际影响力逐步显现。国内有工业硅生产企业开始尝试基于期货价格进行国际贸易,不少碳酸锂生产、消费、贸易企业开始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的模式为现货远期贸易定价。据悉,广期所也在加紧研发多晶硅、氢氧化锂、铂、钯等与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的有色金属期货品种。

铜铝期货上市已逾三十载,我国有色金属期货上市从零开始,应运而生,品种不断扩容,价格发现及规避风险两大功能进一步优化,在平抑产品价格波动、提供价格信号、推动产融结合、输出价格基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钼产品期货上市研究是一个很好借鉴和启示。

3. 推行钼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如前所述,我国钼资源储量全球占比40%,钼精矿产量占比44%,钼铁产能占比超过70%。但是,当前我国在全球钼行业和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仍需进一步提升。而近年钼价大起大落,行业利润波动较大,企业避险需求较强。然而,在可以提供有效风险管理的国内期货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上市钼期货。我国期货市场经过长期发展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但与美国商品期货市场拥有的近386个交易品种相比仍存在差距。同时,国内优势矿产品中仅有锡作为期货产品,优势矿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这也导致我国期货市场难以在国际矿产品交易中发挥价格主导作用。设立钼产品期货合约,可丰富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品种,推动期货市场长足发展,也将提升我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地位。同时,可利用钼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投资加入;更好的控制价格,有利于提升钼的国际定价权。

可行性方面,一是钼产品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可以实现标准化。产业政策和产品质量标准完善。钼精矿质量标准主要参考《GB/T 24482-2009 焙烧钼精矿国家标准》、《YS/T 235-2007钼精矿有色冶金标准》;氧化钼参考《YB/T 5129-2012氧化钼块国家标准》;钼铁参考《GB/T 3649-2008 钼铁国家标准》、《ISO5452-80 钼铁国际标准》;钼制品参考《GB/T17792-1999钼及钼合金棒国家标准》、《GB/T 3461-2006 钼粉国家标准》、《YS/T 660-2022 钼及钼合金加工产品牌号和化学成分》、《YS/T 1374-2020超细钼粉、GB/T 38384-2019球形钼粉》等。此外,大型生产企业会根据自身产品要求,在此标准上进行细化,产品以更为严苛的企业标准为准。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对国标相应标准进行完善和增加,制定相应的期货标准。二是钼市场规模适中,未来可供交割量充足。2023年国内钼精矿产量28.7万吨(实物,)市场规模500亿元;钼铁产量20万吨(实物),市场规模也在500亿元左右。三是钼精矿、钼铁性质稳定储运方便,物流配套较为齐全。业内各大企业有自己的储运系统。贸易集中度的提高及物流的发展已初步满足了钼期货实物交割的需求。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期货并不是“生财之道”,而是需认真领会学习的金融工具。1997年“株冶事件”,2022年“青山镍事件”无不在提醒我们要足够敬畏市场。对于钼市场而言,规模中等偏小,产生容易遭受期货市场内投机资本的冲击,引起炒作的担忧是正常的,但通过设立严格的风控管理办法,如设立高保证金和手续费,适当限仓及强化期货公司风控责任等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炒作、操纵市场等行为。

新的产品期货上市是一个大的研究工程,需要做详尽的产业调查和研究分析。既要借鉴已上市品种的成功经验,也要充分考虑品种特性。

  (撰写:安泰科 高海亮)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