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
一
保持钢材供需总体平稳,为国家扩大内需提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系列工程、行动的实施,将有助于拓展用钢新需求。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的增长,也为稳定钢材消费总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钢铁行业要通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拓展用钢新需求,为扩大内需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坚持继续调控粗钢产量,提高供给质量,为行业运行平稳、提升整体效益提供保障。
二
发展循环经济和极致能效,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钢铁行业在钢铁渣综合利用、煤气高效利用、工业水梯级利用等循环经济方面开展大量工作,部分企业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行业循环经济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在节能降碳方面,钢铁行业将积极推进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实施能效标杆三年行动计划,布局标准体系建设、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探索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全面提高钢铁企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助力钢铁行业双碳目标实现。
三
推动构建钢铁智能生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数字化、智能化是钢铁行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近几年,钢铁企业纷纷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投资,尤其在装备无人化改造、生产一体化集中管控、数字孪生工厂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建成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另外,钢铁行业还在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组织的智能制造优秀案例征集,开展智能制造理论研究、理念普及、宣传推广等活动,不断推动钢铁行业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加快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总体来看,报告提出的发展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为钢铁行业平稳运行、提升整体效益传递了积极信号。钢铁行业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