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0-2021》正式发布

《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0-2021》正式发布

  • 2021年10月22日 09:1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中国铁合金网,钒铁,钼铁,钨铁,钼精矿,钨精矿,钒氮合金
[导读]“中国铁合金行业年会暨2022年锰铬镍矿石和铁合金市场望”,定于2021年12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中国铁合金网联合主办,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国际冶金资源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支持的年度总结和来年展望的年度会议。

 

“中国铁合金行业年会暨2022年锰铬镍矿石和铁合金市场望”,定于20211210-1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中国铁合金网联合主办,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国际冶金资源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支持的年度总结和来年展望的年度会议。

中国铁合金网:疫情以来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总体萎缩结构分化

《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0-2021》正式发布

2021年10月22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0-2021)》。该报告是全球首份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矿业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的报告,也是中国研究机构服务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

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总体萎缩、结构分化,能源、大宗矿产消费下降,新能源矿产消费较快增长。2020年,全球能源总消费下降4.5%,为二战以来最大降幅;石油、煤炭、天然气分别下降9.5%、3.9%和2.1%,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长9.7%。铁、铝分别下降0.2%和0.7%;铜、锂、钴分别增长6.2%、15.3%和7.3%。

全球矿产资源供应能力遭到破坏,资源供应链脆弱性凸显。疫情对全球矿山生产造成较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36个国家或地区一度关停276座矿山,受疫情影响的采矿业项目超过1600个。2020年,全球主要矿产品总产量较2019年下降3.7%。其中,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5.1%、1.4%和0.5%,能源和矿产品生产下降幅度高于消费下降幅度。同时,矿产品正常国际贸易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全球矿产资源供应链安全稳定。

全球主要矿产品价格呈“√”形震荡反弹,黄金、铜、铁矿石等矿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球矿产勘查投入、采矿业投资总额分别为约83亿美元、2900亿美元,相比2019年分别减少11%、13%,2021年有望恢复至2019年水平。全球矿业资本市场先抑后扬,矿业板块资本关注度显著提升。2020年,全球矿业项目融资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和25%。2021年上半年延续“量价齐升”态势,同比分别增长12%和261%。

主要国家和地区矿业政策密集调整,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矿业投资总体面临三大风险,即以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为主要特点的政治和安全风险增加,以加税、国有化为主要特点的保护主义抬头,以增加安全审查为主要特点的矿业投资壁垒升高。与此同时,部分矿业国家通过放松矿业管制、推出优惠政策,为国际矿业投资提供机遇和便利。

矿业公司业绩和综合实力持续分化,加快布局新能源矿产。疫情以来,油气公司利润大幅下滑,固体矿产业务为主的大型矿业公司利润稳定。2020年下半年以来,矿业公司业绩普遍回升,营收和市值持续上涨。全球50强矿业公司市值总和达到1.4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矿业巨头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加速布局铜及锂、钴、镍等新能源矿产。

气候变化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转型,全球矿产资源供需结构和矿业格局正孕育重大变化。低碳经济背景下,传统矿产资源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矿产需求快速增长。煤炭、石油、铁、锰等传统能源资源供应国的地位将有所下降,锂、钴、镍等战略性新兴矿产供应国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经济快速复苏,发挥世界经济引擎作用,有效拉动了全球能源资源消费需求。2020年,在全球矿产资源需求总体萎缩的情况下,中国逆势增长,石油、铁、铜、铝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2.0%、9.1%、17.1%和6.4%,进口量分别增长7.3%、9.5%、33%和10.9%,为稳定全球矿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通过互惠互利的国际矿业合作,与世界各国建立积极的矿产资源开发与贸易双边关系,积极维护国际矿产品贸易正常秩序,促进全球矿业开放合作与共同发展。

报告预计,随着疫情后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弹,主要发达经济体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升高,矿产资源供应链、产业链出现结构性分化,给全球矿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矿业市场持续震荡调整成为常态。从中长期看,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将出现分异,战略性新兴矿产需求加速增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矿产资源需求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必将推动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性变化。

来源:中国地调局办公室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