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聚力智能制造 催化产业蝶变

沙钢:聚力智能制造 催化产业蝶变

  • 2018年01月29日 16:31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硅铁
[导读]钢铁行业如何走向高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以超前的目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回答:出路在于智能制造。

钢铁行业如何走向高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以超前的目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回答:出路在于智能制造。

2017年,沙钢集团本部人均产钢量达到1300多吨,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在沈文荣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从全球来看,目前最好的人均产钢量是1800-2000吨,沙钢还有一定的差距。”沈文荣强调,做精做强钢铁企业一定要在效率上做文章。“我们要在目前的基础上,通过3-5年的努力,将人均产钢量提高到1600吨左右。这个提高,要靠增产减员,不是让员工下岗,而是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启高端线材新模式  打造“黑灯工厂”

2017年11月,沙钢召开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启动会议,这标志着沙钢在智能制造的战略工程推进中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该项目通过建设一个中心、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四大系统、七大平台,探索形成一种高端线材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为沙钢赶超工业4.0,打造“黑灯工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包括转炉特钢、开坯修模、棒线车间,3个车间的操作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可以实现一键炼钢、钢水自动化处理、一键连铸。该项目在沙钢又被细分为87个子项目,目前处于方案设计阶段,计划在2019年建成投产。建成后,不仅将大幅度减少人员、大幅度改善作业环境,同时还将生产出能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线材,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精品线材开发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沙钢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在沙钢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项目建成后将加快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将为行业发展智能制造树立一个标杆。”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表示。

组建工业机器人“军团” 释放新动能

在沙钢电炉炼钢厂,国内首套炉前快速在线自动测温取样机器人在这里“大显身手”。

该机器人系统主要由一台意大利COMUA六轴自由度冶金版工业机器人及防护隔热栏体构成,通过编程、示教,机器人自动装载测温取样探头按照设定好的运动轨迹,自动完成对电炉钢水的检测取样工作。整个过程仅需25秒,快速准确,而且能将钢水温度及元素成分曲线数据直接在电脑画面上显示出来。不仅满足了生产工况的需要,还显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职工受伤害的几率。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在某些特殊岗位上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是钢铁行业实现智能化的必然抉择。为达到安全环保水平更高、生产工艺技术最优、经济效益最佳、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状态,沙钢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从2011年开始,启用“机器换人”计划,目前已经上马了100多台机器人,已实现机器人自动加渣、机械手自动喷号、机器人快速在线自动测温取样。据介绍,根据沙钢制定的智能化发展目标,未来3-5年内,沙钢将采用1000-1500台机器人,形成强大的机器人“军团”。这些机器人将分布在重复简单劳动和高温、高粉尘等工况恶劣的岗位,不仅减少人力、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工伤事故,同时大大提高操作精准度,提高产品品质。

勾画智能制造大蓝图 实现产业蜕变

未来钢铁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竞争。未来的钢铁市场,是以客户为中心,“私人订制”、柔性制造的市场。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沙钢而言,除了提升装备水平,夯实自身硬件基础之外,更多的是要从“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无论是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还是“机器换人”项目,都只是沙钢智能制造宏伟蓝图上的一小部分,是燃起沙钢强大驱动力和生命力的一簇火苗。“我们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效益驱动’的16字方针,按计划、分步骤朝着智能制造的目标和方向迈进。”沙钢集团计算机应用中心主任顾力平表示。

为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需求,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把控市场,沙钢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自动化水平、缩短交货期、减少库存、推进个性化服务和集约化生产方面下功夫。“我们想要实现的智能制造,不是单纯的信息化,而是从客户关系管理,到智能化生产,到无人仓储、自助提货等全流程、一条龙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顾力平说,为此,沙钢还将配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维保体系等,从制度上保障智能制造水平。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