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跟随“知识产权走基层,服务经济万里行”大连站采访团,记者走进了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融科储能)。这家不到十岁的企业,依托专利闯出了一条清洁能源开发的创新之路,可谓名副其实的“小清新”。
拥有核心技术就拥有话语权
清洁能源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很多年前,人类就已经预判到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必将走进人们的生活。“融科储能正是看准了清洁能源的广阔前景,并抓住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机遇,牢牢掌握住核心技术专利,努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坚持创新发展,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产业的‘领头羊’。”融科储能总裁助理王晓丽道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据王晓丽介绍,2008年,融科储能在大连高新区成立,研发和生产全钒液流电池工业储能产品。全钒液流电池工业储能,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钒电解液,将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不稳定的电存进“银行”,待用电高峰的时候再稳定地释放出去。它不仅解决了可再生能源替代非可再生能源最核心的问题——稳定,更为可贵的是,产品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与太阳能、风能等配套的朝阳产业。2009年以来,国内风电产业从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转向化解风电消纳与快速建设之间的矛盾,对储能需求越来越大。而在大连,新能源储能行业还基本是个空白。
“我们最初的技术源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下称大连化物所),由张华民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主开发,2008年成功研制出输出功率10kW电池模块,并集成出国内首台输出功率100kW、蓄电容量200kWh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75%。为了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同年,大连化物所与大连博融控股集团共同组建了融科储能,并将已有的研发成果带到大连高新区,在这里实现了产业化。”王晓丽说。
据王晓丽介绍,在具体的技术领域,融科储能与一些技术实力雄厚、发展历史悠久的日本企业存在竞争关系。这么一家小而新的企业,拿什么去挑战国际巨头?一种“美丽的武器”让这个“小清新”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
在融科储能的展厅里,摆着一排色彩绚丽的液体,王晓丽说那是钒电解液,也是融科储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原材料。“钒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呈现紫色、绿色、蓝色、黄色等美丽的颜色,正是因为掌握了钒这种美丽金属的核心技术专利,我们才牢牢掌握了竞争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王晓丽告诉记者,截至今年6月,融科储能已提交159件中国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75%以上,拥有专利78件,钒电解液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运用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
“融科储能从事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是典型的高技术、新技术,随着不断地积累,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使这项有‘中国芯’的技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融科储能一方面持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和锂电等相近电池行业专利诉讼等案例的层出不穷,促使我们把知识产权作为公司战略重点进行规划、布局。”王晓丽表示,2010年,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之前,公司专门进行了国际专利的检索、分析和预警,尤其是针对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从技术、法律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制定了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公司加大了国际专利申请力度。
据介绍,为了拓展国际市场,聚集国际高端研发人才,加速技术提升与成本下降,由融科储能的集团公司大连博融控股集团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和德国纽伦堡设立了运营平台,采取本地化经营方式,对接当地市场。同时,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外研发团队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并有机结合,国内团队负责产品的核心材料和部件开发,国外团队负责适应当地电力标准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各自开发的知识产权归各自所有,共同开发的共同持有。在技术开发过程中,融科储能在统筹考虑申请时间、市场方向、技术攻关等因素下,实施了较为积极的专利布局策略,通过前期对专利申请方向进行布局,建立以核心专利为中心的专利群,辅以外围型专利和迷惑型专利,使得不同类型、不同保护程度的专利相互交叠。通过这种“专利申请、专利布局、专利实施、专利保护”一体化的专利布局和实施战略,提高自主核心技术的保护程度,大大提高竞争对手及技术追随者的侵权难度和成本。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出口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而我们在2010年就已经在上述地区进行了专利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15件国际专利申请。”王晓丽表示,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而海外专利布局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基础。未来,融科储能将致力于抢占标准高地,通过推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设立液流电池标准工作组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导权。
- [责任编辑:Wang Linyan]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