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污染防治需要技术指导

电解锰污染防治需要技术指导

  • 2012年06月15日 09:09
  • 来源:

  • 0
  • 关键字:电解锰
[导读]
记者日前从环境保护部获悉,《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已通过开题论证,进入制定阶段。这一技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将加强对电解锰行业污染物产生量的技术控制,并促使电解锰行业革新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使环境监管与企业技术发展相结合。
据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负责人介绍,《技术政策》将提出电解锰行业污染物产生量控制、监管要求目标,以及涵盖电解锰各个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并对企业设备、管理等提出更高要求,体现一定的超前性。技术政策实施后,可在生产过程减少60%以上的重铬酸钾用量,实现末端废水六价铬和二价锰100%循环利用,促使二氧化硒和氨氮用量明显减少,锰渣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最终实现电解锰生产过程无铬、无硒、无氨氮使用,废水循环利用,锰渣全部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我国电解锰产能达到187.9万吨,产量达到113.9万吨,分别占全球的98.6%和97.4%。每年新增800多万吨电解锰渣,加上历年来积存的4400多万吨电解锰渣,已形成严重的环境隐患。电解锰行业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制定可操作性强、技术水平先进的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提高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电解锰生产存在3个不清洁:原料路线不清洁,即原料含锰品位低、杂质高;生产工艺不清洁,即使用二氧化硒添加剂的电解工艺和重铬酸钾(强致癌物质)作为钝化剂的钝化工艺;过程控制不清洁,即电解锰企业普遍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关键工艺参数难以控制、设备简陋。《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将通过在全行业的推广落实,逐步解决3个不清洁问题。技术政策将针对各项主要工艺参数,制定明确的定量要求,减少或降低废水产生量、废渣产生量、渣中锰残留量和外排污染物浓度,从而有效推动全行业从全过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