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加速国资国企改革抗击市场“寒冬”

太钢加速国资国企改革抗击市场“寒冬”

  • 2017年06月29日 16:22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太钢 钢材 不锈钢
[导读]面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市场“寒冬”,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太钢”)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不锈钢领军企业,近两年全面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以改革激发动力和活力,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好转,用实际行动向职工和社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面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市场“寒冬”,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太钢”)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不锈钢领军企业,近两年全面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以改革激发动力和活力,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好转,用实际行动向职工和社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职工挣工资:过去“靠产量”,如今“靠市场”

  太钢不锈冷轧厂十二号轧机班长孙翀龙三月份工资比前几个月增加了10%。“三月份,我干的薄规格产品多。越薄越难干,但市场价格也高,对公司的贡献大。我的收入与市场紧密相连,干好了,收入自然会高”,他说。

  太钢不锈冷轧厂技术科段维芳介绍说:“过去职工为追求产量不太愿意干难干的品种。现在,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让市场价值和职工的收入紧密相连。这样,难度大的品种大家都愿意干,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干好。”

  与孙翀龙的兴高采烈不同,太钢营销部营销员王加富却有些小郁闷。他负责销售的钢材数量比去年同期要高出不少,收入却不升反降。

  “我们进行了营销绩效改革,虽然营销员的销量较上年提升了,但他负责的这个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这说明其他的竞争对手抢占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被抢占,意味着公司在这个钢种上的竞争力在下降,所以他的工资也随之减少。”太钢营销部大客户服务部经理王荐辕说。

  一线员工工资收入的一升一降,反映了太钢紧盯市场开展绩效考核的成效。太钢有关负责人说,现有的绩效考核将变化的市场引入生产现场,将职工收入与市场完全接轨。这一改革直接让职工站到市场的最前沿,让职工盯着市场干。干一吨钢挣多少钱,干什么样的钢种最挣钱,职工心中都有一本账。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努力干与应付干一个样的状况。

  太钢一些部门还深化用人机制改革,突出职工业绩,弱化资历、学历等方面的静态指标,将职工围绕公司任务预算目标完成业绩的动态指标作为考评依据,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从“被动营销”到“引领需求”:营销体制改革引发连锁反应

  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这个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使用了太钢生产的8400多吨不锈钢材。这是双相不锈钢钢筋替代传统钢材第一次在国内桥梁建设中的批量化应用,不仅大幅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而且有力推动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材料的升级。

  “这同时也是太钢改变营销体制,主动引领用户需求的一次成功经验”,太钢营销部产品开发部项目负责人曹姣婵说。

  太钢副总经理柴志勇说,近几年来,太钢营销系统一直紧盯进口数据和产品,寻求取代进口的机会,同时跟踪国内重大工程,主动发现国内需求。2012年以前,太钢跟踪到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提出使用不锈钢钢筋,并由国外公司供货。于是,太钢营销团队就找到港珠澳大桥内地段的业主方,向他们推荐不锈钢钢筋。

  “在国内建筑市场,基本没有企业使用不锈钢螺纹钢筋,国内钢铁企业也不会生产。我们一直给业主方普及不锈钢的相关技术知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给用户提供包括丝扣、连接套筒、绑丝等加工件在内的成品不锈钢螺纹钢筋,而不像以前一样只售卖钢筋直条、盘条等单一产品。”曹姣婵说。

  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底太钢在港珠澳大桥内地段的工程用钢中中标。在这一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太钢不锈钢钢筋又相继在文莱淡布隆大桥和武汉青山大桥等项目中中标。

  “太钢过去是只卖产品的批发商,现在转变为零售商,而且是通过‘产品+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零售商。看似只是供应方式的变革,实际上涉及企业内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再造和体制变革。”柴志勇说。

  为适应市场需求,太钢改革营销运营体制,建立了“双经理”机制。由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搭档,一起对客户所下订单负责到底,从而改变以往营销员不精通工艺技术和产品性能、技术员不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通过深化服务型营销体制改革,太钢将营销向用户服务倾斜,向终端产品、延伸产品转变,下功夫挖掘潜在需求,创造新需求,引领消费升级。在此带动下,近两年太钢品种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高新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速,产品与市场和用户的贴合度更高。统计显示,仅2016年,太钢就相继推出10余种打破国外垄断的新产品,太钢新产品的市场贡献率达70%以上。今年一季度,新产品开发量同比增长8.6%。

  优化产业和资本结构: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5月26日,太钢集团与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股权投资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人寿将注资太钢医疗公司,使其成为太钢集团和中国人寿两家国有企业共同持有股权的多元化医疗公司。“此次合作进一步改善了体制机制,实现太钢医疗公司股权多元化,完全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精神。”太钢总经理高祥明说。

  在此之前,太钢整合了内部医疗资源,组建了太钢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并着手公司化运作。下一步还将对太钢总医院尖草坪院区和烧伤整形中心院区进行改造,推动核心骨干员工持股等相关改革工作。

  一段时期以来,太钢集团以产业和资本结构优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陆续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4月25日,太钢不锈与上海森松压力容器公司和上海君益商贸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压力容器、热交换器等设备的制造、安装和研究开发。5月18日,太钢不锈与中车永济电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技术联合工作室,旨在实现电工钢领域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双赢。

  近两年来,面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太钢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从战略高度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分别设立了财务公司、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等公司,大力推进产融结合。这些金融板块在盘活存量、融通资金、加速流转、提高收益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太钢推动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目前,太钢的资产负债率不到70%,在钢铁、煤炭等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6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对太钢集团增资扩股首期40亿资金注入太钢集团账户。太钢有关负责人说,此次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可以进一步减轻太钢债务,将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引入国有企业,实现国有企业资本多元化,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推动企业持续盈利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太钢董事长李晓波说,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太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能,企业活力显著增强。2016年在钢产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太钢实现利润12.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个月,太钢营业收入增长16.53%,实现利润4.69亿元,实现税金增长12.51%,进出口总额增长45.46%。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 [责任编辑:Zhanghuimin]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