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这个产业曾经在11年前造就了显赫一时的中国首富施正荣。想当年,施正荣的风头绝对盖过马云,只可叹,当年的首富施老板如今已经在公共视野消失了,曾经的光伏产业排头兵无锡尚德也落得破产重整的凄惶境地。
经历过狂飙突进的跃进式发展,整个光伏行业在历经2012、2013年的低谷后,如今终于进入到恢复性持续增长阶段,一些光伏企业甚至实现了难能可贵的盈利。
曾经一度有条件的没条件的,到处都在建光伏产业园。光伏产业泡沫破灭给我们至少留下了两点警示:警惕所谓的光伏产业财富效应;警惕各级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光伏产业依然是政策市,各级政府对于绿色能源、新兴行业的补贴很有必要而且必须。
相比传统发电,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全世界范围内都要依靠大量的政府补贴或法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顺利实现商业化应用。但是,政策层面要区别对待,在补贴这个问题上不能太过任性,过于任性地补贴,只会让市场环境更加扭曲。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靠的是需求端也就是市场需求的持续激活和有效放大,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加理性,更加市场化。
毫无疑问,整个光伏产业将长期仰仗政府补贴发展。但是,过去10年光伏产业发展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单纯靠政府补贴,会像打激素一样催肥一个产业,而最终这个行业注定会泡沫破灭,不可持续。
尽管,各级各类补贴依然会存在,对于已经进入到恢复性稳增长阶段的光伏产业来说,终究还是要在可期的未来,尽快走出越补贴越亏损的“怪圈”。过去的光伏产业走过太多弯路,教训惨重,与其投入更多的资源、金钱、政策,变相诱导光伏企业跑马圈地大搞扩张,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市场的激活和需求的放大。走进去沉下去,深入乡村,进入校园,光伏企业会发现和创造出更多市场需求。
光伏产业的发展应该愈益多样化,不要再端着高大上的身段儿,而是要更接地气,比如和定点扶贫、农业等各个方面实现充分结合。光伏可以成为定向扶贫的新形式,这在很多地方正在成为现实。以前扶贫就是逢年过节送猪送羊送米送面送油,这种输血式的扶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如今很多地方由政府出一定资金帮助农民安装光伏电站,电站的产权归农民,电站的运营权收益权也归农民,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农户持续多年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通过造血而不再是输血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