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和规划是制约核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观念和规划是制约核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 2014年04月29日 15:14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电力,核电
[导读]观念和规划是制约核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中国铁合金网讯:在2012年中国就已宣布有限启动核电建设,但目前进展缓慢,中国核电重启难在哪呢?国务院会议近日又强调将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重点项目建设。能源局也明确要求2014年新增核电装机要比去年多出三倍。

 

发展核电最大的隐忧就是它的安全性。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发生事故后,仅经济损失就超过700亿美元。而核泄漏的危害范围广,几乎是全球性的,而且危害时间长,要持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给我国如火如荼的核电建设事业踩了个紧急大刹车。就连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也被吓得要彻底关闭本国核电站。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安全性并非制约核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观念和规划才是阻碍我国核电项目全面重启的重要原因。核电产业当前之所以如此受宠跟治理雾霾、稳增长有密切关系,这两项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近期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如何将决定着我国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状况,核电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非常显著,政府部门必然会对核电倾注全力,沿海核电重启已经表明态度,内陆核电何时重启或只是时间问题。

 

观念偏差:若仅从核电建设和运营的硬性条件来看,技术层面并不存在着难以逾越的瓶颈,内陆核电也不比沿海核电更加危险,欧美国家多个内陆核电项目的运营历史便可佐证。之所以当下会出现反核高潮、排斥内陆核电,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在核电知识普及方面的工作显然没有做到位,开会、发传单、事后披露等手段无法消除普通居民的疑虑,核电就仿佛“定时炸弹”的想法根深蒂固,长期耐心的辅导和宣传必不可少。否则观念偏差难以消除,想要强行推进势必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台湾反核运动便是最典型的案例。

 

规划有误:核电项目的使用期限多超过50年,核电产业的规划仅仅只有5至10年,产业规划的时间维度并不够长,诸多宏观战略性问题并未考虑在内。能源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核电产业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来自光伏、风电和页岩气的冲击将制约核电的总体需求。核电仅仅是过渡性能源利用方式,并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如今大力提倡核电建设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加之我国铀资源储量、产量本就不足,需求缺口已经非常严重,再度大规模上马核电项目势必会加剧这一局面的恶化,到时能源安全一题会更加无解。

 

核电是否重启、何时重启最终取决于政策,但核电产业若要健康发展必然需要考虑更多非核电因素,技术决定市场、技术决定产业的发展思路会影响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 [责任编辑:Mike.zhang]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