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整体减产导致铁矿石需求缩减、库存攀升
去年以来,钢铁行业因雾霾天气而被舆论以严厉的目光所关注,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也在各地相继出台。2013年,我国规划五年内压缩钢铁产能8000万吨以上,其中6000万吨的任务落在了河北。
除环保与行政的层层重压之外,一些钢铁企业市场之路也步履维艰。我省一家民营钢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主打产品带钢,最新月度结算价为3100元/吨,为历史最低水平。根据省工信厅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省钢铁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7%,居七大行业末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钢铁企业被迫关停或大规模减产。岁末年初,唐山、邯郸分别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关停行动,强制拆除了一批已经列入淘汰名单的钢铁落后产能。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日均粗钢产量为200万吨左右,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213万吨。
多重因素导致铁矿石需求不断缩减,与此同时,供给却在持续增加,供过于求的态势逐渐形成。“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683万吨,同比增长32%以上。”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说。近年来全球几大矿商纷纷增产,从国际矿山企业的施工进度来看,今明两年仍将有接近3亿吨的新产能释放出来。
需求端和供应端的此消彼长,推倒了钢铁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王大勇说,“骨牌效应”传导到铁矿石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进口铁矿石销售困难,“到港的铁矿石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从而出现了库存攀升情况。”
供需双方出现灵活定价,铁矿石或步入买方市场
铁矿石后市何去何从?
当前,背负着产能过剩包袱的钢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让铁矿石逐渐失去市场眷顾。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风向标普氏指数,从1月2日的134.5美元/吨降至2月7日的120.25美元/吨,跌幅达10.6%。
在业内人士眼中,这似乎成为铁矿石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前奏。
近年来,我省钢企与矿商签订的长协价由于经常低于市场价,部分矿商开始转向按季度、月度甚至每天定价的灵活定价策略以谋求利益最大化。我省一位铁矿石贸易商表示,现在河北有些钢企签订的长期协议只确定品种和数量。
这一格局的鲜明特点是:进口铁矿石价格将根据供需情况涨跌。业内人士表示,供过于求时,价格可能下调或者稳定在某个区间,供不应求时价格或将上升。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铁矿石后市堪忧。我省一位钢企负责人表示,全国将砍掉8000多万吨钢铁产能,按照1吨钢消耗1.6吨相应品质的铁矿石计算,理论上将减少相应品质铁矿石需求1.28亿吨,加之铁矿石产量逐步增加,供需失衡将愈加严重。市场利空因素增多,铁矿石或由原来的卖方市场时代步入买方市场时代。
国内、国际的企业和专家对此也不乐观。“我的钢铁网”分析师俞晨认为,后期铁矿石期现价格或将弱势运行。力拓、淡水河谷等也都预计今年铁矿石价格将下跌。来宝集团前副主席哈里·邦加甚至预测,中国两年内将从矿商手中接过铁矿石定价权。
铁矿石市场的深度博弈,无疑对我省钢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因为,原料占据了钢企很大一块成本,而且我省对进口铁矿石依赖度较高。“钢企在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方面的成本占总成本的六成左右,我省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约为50%。”王大勇说,进口铁矿石价格降低,对钢铁行业来讲是个利好消息。
马太效应可期,优质钢企有望切分更多市场蛋糕
铁矿石出现“压港”,价格趋于下调,也释放了钢铁市场分化的信号。业内人士认为,成本端价格降低,优质钢铁企业受惠程度更大。
面临市场、行政等重压,竞争力不强的钢企遭遇“寒冬”。有关专家分析,如果困难局面持续不改、资金链持续紧张,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一些企业破产并最终退出市场。
反观优质钢企,产品竞争力强附加值高,仍能拿到足够订单,资金相对充裕。比如,邯钢近日与上海一家贸易公司签订了8650吨汽车板合同,成为年后邯钢单笔最大汽车板合同,此外,1月份家电板直销订货量达到21630吨,环比增长11%。
如此的市场形势,或引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受银行贷款趋紧、企业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部分竞争力不强的钢企资金链紧张,很难大量购入低价原料。”业内人士表示,而优质钢企仍有能力“吃”进大量低价铁矿石,销售端收入增长伴随成本逐步降低,利润空间有望随之扩大。
进一步看,钢材市场或出现连锁反应,优质钢企可能切分更多市场蛋糕,强弱分化之势更趋明显。我省一位民营钢企负责人表示,原来一些钢企环保投入少,具有成本优势,再加上购买铁矿石出价高,销售产品要价低,从而占据一定市场。现在很难以此获取优势,市场环境更有利于优质钢企存活。
港口库存增加为企业削减原料库存提供了便利,优质钢企能轻装上阵。王大勇表示,很多钢企原来的库存最少要满足三个月生产需要,占用大笔资金。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去库存化趋势,企业库存维持低位、随用随购,成本大幅降低。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Sophie]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