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讯 国务院即将出台一份旨在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将为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等几个主要行业,划出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规模和时间表。 据悉,这份名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的文件由工信部牵头拟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由国务院12个相关部委共同制定,并在1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相关官员说,《意见》将会根据行业特点确定两到三年内需要淘汰的任务总量,然后具体分解到地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完成情况将与地方政府的绩效挂钩。 “对于不能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方,国土资源部将停止该区域的新增土地使用,环保部将停止对于该区域的项目环评,国家发改委也应停止对新项目的核准和审批。”上述官员称。 此外,按照设想,国务院还将成立一个高于部委级别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进小组”,以更好地协调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据悉,该小组的成员将由国务院12个相关部委的一把手担任。 据悉,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专门对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了部署。此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行业是: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10个行业。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每天有无数的决策,如果这些决策彼此应合,我们认为出现了高度的有序现象。至于是不是出现了经济增长,都不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经济学最终要研究的是系统中的决策耦合。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经济学的基本议题,就会出现政府亲自操刀上阵,参与生产决策,“淘汰落后产能”的咄咄怪事。生产者决策的每一个环节都受着同行以及前后环节的约束,后者一般地,受着下游的“消费者”和上游的生产者约束。如果真出现了系统的产能过剩,以至于需要动用国家的力量予以干预,这意味着整个经济系统的失灵。这种系统的产能过剩,我们需要追溯的是,当初生产者为什么系统地没有收到约束?干预不计后果地扩大产能?如果说单个企业出现决策失误,为什么整个行业都集体疯狂?这其中一定有一种现象,即误导性激励机制和无效的约束机制存在。从“领导小组”列出的十大行业来看,排在前面的几个电力、煤炭、铁合金、钢铁、有色金属,基本都是国有企业控制的行业。我们以前已经谈到过,国有企业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家。国有企业不靠捕捉市场利润而存在,与市场不确定性无关,因此也不收获因承担不确定性而得到利润。国有企业的决策因此转向寻求人为的垄断,人为地制造短缺获利。这意味着其决策偏离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决策,由此导致的差额,被我们美名其曰“产能过剩”。短缺也好,过剩也好,都由政府为其背书,企业决策随时转化为政治决策。经济生活政治化了。
如果要淘汰落后的产能,首先需要追寻的是,落后的产能当初是如何形成的?企业家的“警觉”,那种捕捉市场机会的警觉究竟如何丧失的?如前述,如果我们决心要消灭真正的企业,因而也要消灭真正的企业家,当然也就没有了企业家的“警觉"。连同企业家的警觉一起消失的是市场竞争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毫无疑问,我的论之所及,矛头所指,就是国有企业,它当前中国经济中的恶性“肿瘤”。
令人纳闷的是,国有企业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决策失误,为经济系统积累风险,把经济生活政治化,实际上为政府制造潜在危机,政府为什么还那么傻乎乎地溺爱它、护着它?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